您当前的位置: 中华商业观察网 > 资讯 > 正文
中华商业观察网-移动版 首页

城市管理经验|常州市城市管理“三化”建设的实践和经验

2021-05-28 08:54

原标题:常州市城市管理“三化”建设的实践和经验
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”,这同时也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。2018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时强调,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。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,要注重在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上下功夫。近年来,常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以“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”为指引,紧紧围绕市委塑造高质量发展“工业明星城市、旅游明星城市、管理明星城市”的总体要求,抓住“数字城管”向“智慧城管”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,持续研究适合新时期社会治理要求的体制机制,大胆探索新理念新技术的实际运用,推动城市管理“三化”建设迈出扎实的一步。

着力构建“大城管”科学治理体系

第一,为全面理顺城市管理体制,常州市积极探索建立“两级政府、三级管理、四级网络”和“重心下移、属地管理、以区为主”的城市管理新体制。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,一方面,常州将行政管理、行政许可、行政执法等诸多行政事项逐步下放,明确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委)的城市管理责任,配套保障经费和人员,从根本上解决了市职能部门与区之间职责不清,以及长期以来“有利的大家争、无利的大家推”等问题;另一方面,将日常保洁、道路容貌、河道管理、环境保护、城市交通等13大类与城市管理有关的工作纳入高位监管范围,将承担各项工作的22个市级处置部门纳入联动指挥体系,形成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“大城管”体系。

第二,为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,常州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,启动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工作。常州通过市长点评、市委督办重点问题、分管市长督查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、媒体曝光、末位表态等多种方式,形成了一整套领导关心、部门重视、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。同时各辖市、区和街道(乡镇)还相应构建了具有实地特色的监督评价机制,如保证金、末位问责制度等。再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实施和运行,将考评责任和工作压力传导至一线工作人员,实现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层层落实责任、层层传导压力。

第三,为有效增强行政管理效能,常州探索建立了全域治理模式。将行政许可、日常监管、行政执法、绩效评价、诚信考核等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整合,打通各项业务的数据关联,实现了对城市管理事项的全过程闭环管理。2018年,全域治理模式率先在建筑垃圾运输处置领域进行了尝试,通过将行政许可信息作为监管来源、将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绩效评价依据、将诚信考核结果作为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参考,从多角度规范了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经营行为,未密闭运输、偷倒乱倒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治理。目前,全域治理模式已经逐步在园林绿化、户外广告、环卫保洁等方面推广运用。

第四,为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,常州注重拓宽政府与市民互动的渠道。开通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,24小时受理市民有关城市管理工作的举报投诉和咨询建议,并将公众服务评价作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工作的重要指标。此外,常州每年组织热心市民开展“城管找差”活动和由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以及城市管理志愿者参加的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测评活动,并组织“12319进社区”宣传服务活动、“跟着垃圾去旅游”体验活动,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城市管理法规,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共治氛围。

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

一是注重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。一方面,常州的城市管理工作将国家标准与百姓生活紧紧结合。在遵循数字城管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,吸收全国文明城市、全国卫生城市等创建标准要求,将与市民衣食住行有关的菜市场管理、住宅小区管理、城市交通管理等内容纳入其中,并对日常保洁、道路容貌、住宅小区、城市绿化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、工地管理、生态绿道等13大类310项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受理考核。另一方面,积极探索研究城市管理行业管理标准,制定出台了《常州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指挥手册》,明确每一项问题的管理要求、考核依据、处置规范、整改时限、责任部门、扣分分值、考评计划等内容,实现了从管理标准到考核联动的精细化运行。常州作为试点城市参与了《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》《城市户外广告设施巡检监管信息系统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。

二是注重建立精细化数据集群。突出数据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关键作用,探索建立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。常州专门制定了《常州市城市基础数据管理规范》,从数据来源、数据维护、数据更新等方面实现了基础数据精细化管理。并在此基础上,统一城市管理行政许可、日常监管、行政执法、绩效评价、诚信考核等工作中的各类数据的数据类别、规格和维护机制,通过与市大数据局进行信息共享、数据更新等方式,提高了数据的鲜活度。

三是注重开展精细化的考核评价。绩效评价是常州城市管理高效运行的生命线。多年来,常州不断探索开展精细化的考核评价,以此实现对城市管理运行情况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。首先,建立了市级综合评价、区级综合评价、专业部门评价、公众服务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体系,不但要发挥市级高位监管的指挥棒作用,也要充分调动区、街道层面开展全面巡查和个性化考核,同时还与园林绿化、物业管理、环卫保洁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专业化考评,提高评价的精准度。其次,注重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问题上报和评价反馈,实现了城市管理以民为本。最后,依托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和“数字城管”平台,为常州文明城市测评、河长制专项考评等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持续创新智能管理应用

在不断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的同时,常州注重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城市管理各领域,在建设“智慧城管”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,通过智能化应用进一步促进提升管理效能。

一是强化对城市状态的智能感知。重点建设“城管云脑”,并将其作为常州城市管理的中枢系统,通过单兵终端、车辆网、视频识别、无人机、物联感知等设备,综合采集城市视频监控、公共秩序、环境监测、人流信息等城市运行数据,构建城市管理物联感知体系。同时,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清理和智能分析,在市容环卫、市政公用、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实时掌握城市体征,及时发现重大问题和反复性问题。

二是注重对核心业务的智能监管。常州将公安、建设、城管、交通和辖市、区各部门的监管业务进行整合,建成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监管指挥系统,形成了针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“两点一线”的闭环管理流程。通过在渣土车上安装密闭监测、举斗监测和行驶状态监测装置,具备了对渣土车未密闭运输、偷倒乱倒、超速和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7大类违规行为的在线巡查、智能报警和自动指挥的能力,实现了对该领域的全时段、全区域智能化管理。此外,还建成了户外广告设施巡检监管系统,通过运用物联感知技术,实现了许可信息现场识别、移位倾斜自动报警等功能,可以及时将广告移位倾斜报警信息实时推送至广告产权单位,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,提高了对违法广告的巡查甄别效率。

三是探索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决策。在对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进行归集的基础上,对城市管理各类场景进行大数据分析,并将分析结果与城市建设、管理、维护工作相结合,提供智能化的辅助决策参考。目前,常州市城市管理局正在将12319热线投诉问题数据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,通过对流动摊贩、共享单车等问题的发生区域、发生时段进行汇总分析,为管理单位合理设置早餐车等便民设施、执法单位合理安排巡查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撑。同时还启动了对“城管微课”智能培训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,通过对各类城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分析,查找和发现每一位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、工作实务等方面的短板,通过手机终端开展个性化教育培训,将以往“千人一面”的培训工作提升为“千人千面”的智能化培训。

2018年以来,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,常州启动了“政产学研用”合作项目,与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、江苏电信共同成立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常州实践基地,依托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等创新联盟的科研资源和理论成果,为常州在城市管理方面提供最先进的学术支撑和技术支持,为加快实现感知、分析、服务、指挥、监察“五位一体”的常州城市管理体系,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来源: 人民网 责任编辑:中华商业观察网
免责声明:
  • 注明“来源:中华商业观察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华商业观察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华商业观察网";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中华商业观察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:

城市管理经验|常州市城市管理“三化”建设的实践和经验

原标题:常州市城市管理“三化”建设的实践和经验
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”,这同时也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。2018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时强调,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。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,要注重在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上下功夫。近年来,常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以“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”为指引,紧紧围绕市委塑造高质量发展“工业明星城市、旅游明星城市、管理明星城市”的总体要求,抓住“数字城管”向“智慧城管”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,持续研究适合新时期社会治理要求的体制机制,大胆探索新理念新技术的实际运用,推动城市管理“三化”建设迈出扎实的一步。

着力构建“大城管”科学治理体系

第一,为全面理顺城市管理体制,常州市积极探索建立“两级政府、三级管理、四级网络”和“重心下移、属地管理、以区为主”的城市管理新体制。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,一方面,常州将行政管理、行政许可、行政执法等诸多行政事项逐步下放,明确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委)的城市管理责任,配套保障经费和人员,从根本上解决了市职能部门与区之间职责不清,以及长期以来“有利的大家争、无利的大家推”等问题;另一方面,将日常保洁、道路容貌、河道管理、环境保护、城市交通等13大类与城市管理有关的工作纳入高位监管范围,将承担各项工作的22个市级处置部门纳入联动指挥体系,形成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“大城管”体系。

第二,为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,常州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,启动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工作。常州通过市长点评、市委督办重点问题、分管市长督查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、媒体曝光、末位表态等多种方式,形成了一整套领导关心、部门重视、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。同时各辖市、区和街道(乡镇)还相应构建了具有实地特色的监督评价机制,如保证金、末位问责制度等。再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实施和运行,将考评责任和工作压力传导至一线工作人员,实现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层层落实责任、层层传导压力。

第三,为有效增强行政管理效能,常州探索建立了全域治理模式。将行政许可、日常监管、行政执法、绩效评价、诚信考核等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整合,打通各项业务的数据关联,实现了对城市管理事项的全过程闭环管理。2018年,全域治理模式率先在建筑垃圾运输处置领域进行了尝试,通过将行政许可信息作为监管来源、将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绩效评价依据、将诚信考核结果作为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参考,从多角度规范了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经营行为,未密闭运输、偷倒乱倒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治理。目前,全域治理模式已经逐步在园林绿化、户外广告、环卫保洁等方面推广运用。

第四,为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,常州注重拓宽政府与市民互动的渠道。开通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,24小时受理市民有关城市管理工作的举报投诉和咨询建议,并将公众服务评价作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工作的重要指标。此外,常州每年组织热心市民开展“城管找差”活动和由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以及城市管理志愿者参加的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测评活动,并组织“12319进社区”宣传服务活动、“跟着垃圾去旅游”体验活动,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城市管理法规,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共治氛围。

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

一是注重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。一方面,常州的城市管理工作将国家标准与百姓生活紧紧结合。在遵循数字城管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,吸收全国文明城市、全国卫生城市等创建标准要求,将与市民衣食住行有关的菜市场管理、住宅小区管理、城市交通管理等内容纳入其中,并对日常保洁、道路容貌、住宅小区、城市绿化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、工地管理、生态绿道等13大类310项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受理考核。另一方面,积极探索研究城市管理行业管理标准,制定出台了《常州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指挥手册》,明确每一项问题的管理要求、考核依据、处置规范、整改时限、责任部门、扣分分值、考评计划等内容,实现了从管理标准到考核联动的精细化运行。常州作为试点城市参与了《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》《城市户外广告设施巡检监管信息系统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。

二是注重建立精细化数据集群。突出数据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关键作用,探索建立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。常州专门制定了《常州市城市基础数据管理规范》,从数据来源、数据维护、数据更新等方面实现了基础数据精细化管理。并在此基础上,统一城市管理行政许可、日常监管、行政执法、绩效评价、诚信考核等工作中的各类数据的数据类别、规格和维护机制,通过与市大数据局进行信息共享、数据更新等方式,提高了数据的鲜活度。

三是注重开展精细化的考核评价。绩效评价是常州城市管理高效运行的生命线。多年来,常州不断探索开展精细化的考核评价,以此实现对城市管理运行情况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。首先,建立了市级综合评价、区级综合评价、专业部门评价、公众服务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体系,不但要发挥市级高位监管的指挥棒作用,也要充分调动区、街道层面开展全面巡查和个性化考核,同时还与园林绿化、物业管理、环卫保洁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专业化考评,提高评价的精准度。其次,注重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问题上报和评价反馈,实现了城市管理以民为本。最后,依托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和“数字城管”平台,为常州文明城市测评、河长制专项考评等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持续创新智能管理应用

在不断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的同时,常州注重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城市管理各领域,在建设“智慧城管”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,通过智能化应用进一步促进提升管理效能。

一是强化对城市状态的智能感知。重点建设“城管云脑”,并将其作为常州城市管理的中枢系统,通过单兵终端、车辆网、视频识别、无人机、物联感知等设备,综合采集城市视频监控、公共秩序、环境监测、人流信息等城市运行数据,构建城市管理物联感知体系。同时,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清理和智能分析,在市容环卫、市政公用、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实时掌握城市体征,及时发现重大问题和反复性问题。

二是注重对核心业务的智能监管。常州将公安、建设、城管、交通和辖市、区各部门的监管业务进行整合,建成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监管指挥系统,形成了针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“两点一线”的闭环管理流程。通过在渣土车上安装密闭监测、举斗监测和行驶状态监测装置,具备了对渣土车未密闭运输、偷倒乱倒、超速和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7大类违规行为的在线巡查、智能报警和自动指挥的能力,实现了对该领域的全时段、全区域智能化管理。此外,还建成了户外广告设施巡检监管系统,通过运用物联感知技术,实现了许可信息现场识别、移位倾斜自动报警等功能,可以及时将广告移位倾斜报警信息实时推送至广告产权单位,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,提高了对违法广告的巡查甄别效率。

三是探索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决策。在对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进行归集的基础上,对城市管理各类场景进行大数据分析,并将分析结果与城市建设、管理、维护工作相结合,提供智能化的辅助决策参考。目前,常州市城市管理局正在将12319热线投诉问题数据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,通过对流动摊贩、共享单车等问题的发生区域、发生时段进行汇总分析,为管理单位合理设置早餐车等便民设施、执法单位合理安排巡查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撑。同时还启动了对“城管微课”智能培训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,通过对各类城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分析,查找和发现每一位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、工作实务等方面的短板,通过手机终端开展个性化教育培训,将以往“千人一面”的培训工作提升为“千人千面”的智能化培训。

2018年以来,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,常州启动了“政产学研用”合作项目,与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、江苏电信共同成立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常州实践基地,依托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等创新联盟的科研资源和理论成果,为常州在城市管理方面提供最先进的学术支撑和技术支持,为加快实现感知、分析、服务、指挥、监察“五位一体”的常州城市管理体系,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城市管理 责任编辑:中华商业观察网
免责声明: 中华商业观察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:

相关阅读